关于开展湖州师范学院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重点参赛项目培育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双创工作部署,进一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卓越创新人才,积极备战2025年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团委经研究决定开展重点参赛项目培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
二、参赛组别
(一)主体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要求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论文质量、数量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社、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不超过15000字)。作品可包含已被采用的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有较强的论文支撑。
3.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有专利技术等成果支撑,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者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二)红色专项活动。应既有短视频、又有调研报告(两者为1件整体作品)。短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新时代发展成就的理解、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鼓励围绕发展故事、典型人物深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视频格式:MP4,视频分辨率:1280*720、1920*1080);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也有观点论述,符合真实性、思想性、简洁性的特征要求,字数在5000字至10000字之间。
(三)黑科技专项赛。作品申报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方向。每件作品只能选择1个方向。2.作品以视频或者图文形式提交参赛,且获奖作品能够进行现场展示。视频作品包含作品介绍、成果介绍、作品展示等内容,时长3分钟以内,MP4格式,大小200M以内;图文作品包括作品介绍(图文形式)、成果介绍(图文形式)、展示图片等内容,5000字以内,1个PDF格式文档,100M以内。成果介绍说明参赛成员参与情况。参赛团队必须具有作品的完全知识产权并签订作品诚信承诺书。
三、参赛形式与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个人项目最多可有2名合作者(不含申报人);申报集体作品最多有9名其他作者(不含申报人)。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
1.以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形式参赛,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3名。个人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人数限定在3~10人。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2.作品必须是距2025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成果,须由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国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3.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参赛作品不得舞弊、抄袭、作假,不得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伪造作品鉴定书或专利证书等,一经发现将取消作品参赛资格。
四、参赛要点
突出学生主导,综合考察作品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如物理一作论文质量、数量),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如调研报告被采纳应用和反馈情况,物理一作论文数量与质量),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如一作授权专利情况、专利应用落地情况和社会经济效益等),红色专项活动主要考察作品的红色教育意义是否强,以及作品创新性、学术性、感染力和传播力,短视频和调研报告的质量均在评审范围内。黑科技专项展示活动主要考察作品创造性、科学性、应用性、展示性。
五、申报时间
各学院可推荐不超过5个项目申报,请于6月5日前以学院为单位将参赛作品申报表(附件1)、经学院排序的作品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发送校团委,纸质版由学院盖章后送至校团委。鼓励各学院在开展项目论证的基础上择优申报,同时鼓励学院自行遴选一定数量的重点项目进行培育和扶持。
六、培育机制
专题培训。邀请挑战杯科技竞赛的专家、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挑战杯国赛获奖项目指导教师,就竞赛规则、专业知识分享以及文本撰写等内容举行培训和指导。
考核机制。从报名的项目中遴选出一定数量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入选后开展项目研究,指导团队撰写竞赛申报材料,过程中安排阶段性考核,团队按培训要求提交项目进度说明和项目介绍材料,按照2025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要求准备参赛材料。同时,在阶段性考核过程中效果不佳的项目将被淘汰。
推荐参赛。本次仅对重点项目进行培育和提升,所有申报项目不代表已经入围2025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还须于2025年3月左右按要求参加2025年“挑战杯”校赛选拔。
联系人:徐陆祎 13958588112
何泽凡 17862908015
附件:
附件1 湖州师范学院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点培育作品申报表.docx
附件2 湖州师范学院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点培育项目汇总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