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
我院2025年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拟接收部分调剂考生,欢迎全国各地优秀考生到我院继续深造,复试采用远程网络综合面试。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成绩计算等按照《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2025年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执行。
一、调剂信息
培养类型 | 学习方式 | 调剂需求 | 复试内容 |
专业硕士 | 全日制 | 18 | 综合面试:其中专业基础知识考核《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统计学》。 |
二、培养方向
序号 | 研究方向名称 | 简介 |
1 |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 研究领域为金融产品定价、金融风险测度与管理、量化投资、保险精算等。研究方向是统计学与金融学的交叉方向,是金融分析与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与统计、统计与保险精算的交叉融合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已形成金融与统计、统计与保险精算的交叉融合特色。 |
2 | 生物医学及公共卫生统计 | 研究领域为基于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职业健康评估与分析、临床医学疗法比较与预测、医学图像识别等。本方向涉及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等领域,是交叉学科,旨在拓展智能诊断与治疗方法,培养智能医疗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
3 | 大数据分析 | 研究领域为以统计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统计学,深度挖掘和分析教育、交通、农业、金融、管理等社会各领域的大数据。 |
三、调剂要求
1、符合我校2025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且达到本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第一志愿报考专业范围:应用统计(025200)、人工智能(085410)、大数据技术与工程(085411)、统计学(027000)。
4、考生在符合上述调剂要求的情况下,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可以是学硕或专硕。
四、调剂程序
1、考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8日正式开通,请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密切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询调剂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招生单位代码:10347)
2、学校对调剂考生进行筛选,并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须在复试通知发送后规定时间内同意并确认,否则视为自动放弃调剂复试资格。
3、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向拟录取的调剂考生发送拟录取通知,考生须在通知发送后规定时间内同意并确认,否则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特别提醒:我院不提供初试、复试、调剂的辅导活动,从未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招生考试辅导培训。如考生发现任何以我院名义招收或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商业行为,请勿轻信,谨防上当。
五、信息公开
欢迎广大考生调剂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和理学院网站公布的信息。
1、研究生院网址:http://yjsy.zjhu.edu.cn/
2、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lxy.zjhu.edu.cn/zs/list.htm
3、理学院2025年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https://lxy.zjhu.edu.cn/2025/0401/c5433a231057/page.htm
4、招生咨询电话:0572-2323201
5、咨询邮箱:03123@zjhu.edu.cn(为方便后续调剂复试工作的开展,申请调剂的考生自本信息发布之日起可下载《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调剂表》(见附件1),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并通过邮件发送至咨询邮箱,邮件主题注明调剂申请和本人姓名。)
六、学位点介绍
湖州师范学院2024年获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点。本学位点依托湖州师范学院数学学科,该学科是学校最早重点建设的传统优势学科,数学是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学校“2+3”工程一期和二期重点学科;基础数学是学校首批重点学科、浙江省重点扶持学科、浙江省重点学科和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学科现有成员45名,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14名、博士37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名、国家特聘专家1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省高校特聘教授1名、省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1名、省“151”第二层次人才3名、省高校创新领军人才1名、省高校高层次拔尖人才1名、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学科成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1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和其他省部级项目50余项;在《Adv. Math.》《Math. Ann.》等期刊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学科建有湖州市数据建模与分析重点实验室以及多个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以确保每个研究生能进入实验室和公共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