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
我院2025年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拟接收部分调剂考生,欢迎全国各地优秀考生到我院继续深造,复试采用远程网络综合面试。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成绩计算等按照《2025年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执行。
一、调剂信息
专业代码、名称 | 研究方向 | 类别 | 调剂需求 |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全日制 | 10 |
二、调剂要求
1.符合我校招生简章中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且达到本专业在A类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考生在符合上述调剂要求的情况下,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可以是学硕或专硕。
3.第一志愿报考专业范围:学科教学(物理)(045105),学科教学(数学)(045104)、学科教学(化学)(045106),科学与技术教育(045117),物理学(0702)。
4.外国语语种应为英语。
三、调剂程序
1.所有调剂考生须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正式填报志愿,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8日开通,届时考生须登录调剂服务系统,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建议4月8日中午12点前完成填报。(招生单位代码:10347)。
2.学校对调剂考生进行筛选,并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须在复试通知发送后规定时间内同意并确认,否则视为自动放弃调剂复试资格。
3.学校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向拟录取的调剂考生发送拟录取通知,考生须在通知发送后规定时间内同意并确认,否则视为自动放弃拟录取资格。
四、信息公开
欢迎广大考生调剂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和理学院网站公布的信息。
1.研究生院网址:http://yjsy.zjhu.edu.cn/
2.理学院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lxy.zjhu.edu.cn/zs/list.htm
3.理学院2025年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https://lxy.zjhu.edu.cn/2025/0401/c5433a231059/page.htm
五、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572-2323201
咨询邮箱:03240@zjhu.edu.cn
通信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二环东路759号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
学院邮编:313000
六、学院简介
理学院由湖州师范学院原数学系和物理系于2002年合并组建而成,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湖州师专设置的数学物理教育专业,并分别于1994年、1996年开始本科生培养。学院以培养“明体达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科发展坚持数学和物理学并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发展的思路,争取早日建成省内有一定地位、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特色发展的教学科研型理学院。
学院下设数学、物理、应用物理、信息四个系;建有1个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和2个市级科研实验室、1个理科师范生技能训练中心。有5个本科专业,即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科学教育三个师范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应用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国家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和中期检查,在中国校友会网2024年排行榜中并列第20名,被评定中国一流5★专业。物理学专业2007年被确定为省重点建设专业,2020年入选浙江省一流专业,2021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2022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物理学专业入选五星级专业,跻身国家一流专业序列。科学教育专业2023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
学院有数学、物理学两个“十四五”省一流学科,数学学硕、能源动力专硕、应用统计专硕、学科教学(物理)专硕4个硕士点,联合建有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点。2020年数学成为学校首个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学科;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进入全国该学科排名前30%。
学院现有教职工120名,其中专任教师96名,正高职称30名、副高职称32名、博士90名;有全职海外院士2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国家领军人才3名、中科院百人计划1名、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辽宁省千百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1名、浙江省引才计划5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近5年,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1167篇,其中一区174篇,二区515篇;千万元横向项目1项,百万元横向项目7项。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
学院党委获评2023年浙江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学生党员宣讲团入选2023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近年来,学院党委持续打造“政治生态最优学院”、“同心聚理”统一战线工作、“格物”青年发展论坛、“党支部建设年”四大品牌工作,努力实现党建与学院工作“双融双促”,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七、硕士学位点简介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是教育硕士下设的一个专业领域。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研究并胜任中学物理的教育教学为主要目标,在关注学生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提升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物理教学实践能力、实验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能够成为理论知识扎实和实践功底深厚的中学物理教师。目前该学位点拥有理论导师14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6人,博士学位13人;并拥有6个中学物理实践基地,实践导师11人,职称均为高级教师。